最近在翻找以前資料照片時,看到2005年我曾嚐試以模型翻模的方式複製老筆零件。算算差不多是瘋狂修筆的第三年吧,當時真的是不辭辛勞的嚐試各種可能性。
▲模型製作過程中,以矽膠注模翻零件來改造或替代遺失的零件,是很常見的
▲我用一般小朋友玩的粘土做模子,考慮到握位中空部份要排氣泡所以做成上斜,以利氣泡排出
▲用稍厚的廣告紙圍起要灌矽膠模空間,只要能承受矽膠的重量,不會塌就可以了
▲調好矽膠,到入~
矽膠依流動性分有高精度和和一般的,我此回用台製一般型
▲矽膠乾後去掉紙牆
▲拆開,還不錯,一般型精度似乎也不差
▲週圍的小圓凸是對模用的,矽膠模對半做,這樣拆模時才好取出物品,
但在灌模時,又要能對齊,翻出來的東西才不會錯位。所以就用小圓凸來幫助對位
▲紙模圍好後,記得要在先前的矽膠上塗離形劑,
不然另一半矽膠灌進去會,兩個會粘在一起分不開
▲注湯口,就是在兩個矽膠合在一塊後,要倒入樹脂的地方
用美工刀在小圓凸兩側挖溝(紅色箭頭為流動方向),給樹脂流入。
要規劃好液體進入和空氣排出的路線,不然會產生氣泡洞。
▲前一個水平式的,是大失敗,因為壁太薄,樹脂不易流動
所以改用垂直式的,連注湯口都不用挖,就在模1(上圖黃色粘土部份)灌入環氧樹脂,
去掉小氣泡後,再壓入模2(下圖白矽膠部份)。多餘的樹脂就讓他自然溢出。
▲這是模2,壓入模
▲前後試了好多種不同樣式的矽膠模
▲ 最後還是以這種壓入式的模成功率最高(上圖為壓入用的模2,上離形劑中)
▲不良率超高,差不多20支才有1支能用,且這一支還要進一步細修。
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螺紋部份吻合率超差!
翻模的模子會讓螺紋口的口徑變大,複制出來的握位鎖上去就是搖搖晃晃的。
▲玩著玩著,一個週未就結束了
結語:
鋼筆的精度太高了;矽膠模翻製的方式,對鋼筆維修來說,算是精度算很低的作業。即使翻個粗模,再後修的方式,也無法彌補翻模的精度不足。我幾年修筆發展下來,還是逃不了以車床的方式進行零件重製。當年還發想可以這種便宜的方式來戰勝一切呢。要是下班飯後,一晚能產出20支派克51的握位,大家一定把我看成神!哈哈哈~妄想!!
在維修鋼筆的路程中,我很固執的鑽入舊零件重製的領域,或者說不自覺的一直被吸入這個領域。並不是因為沒人做,我才好心的撿起來做,我才沒那麼好心咧;只是我是很喜歡挑戰難度較高的題目,是個變態吧。我認為零件重製,是和古董筆最親近的作業;就像是,翻來覆去的查看病人病情之後,就說:好吧,我們就來剖開了胸膛,做個支架好了。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對自已觀察力和判斷力也是最好的訓練。
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,一次經驗的積纍勝過死背千萬句名言。當年看來愚蠢,全無助益的灌模工程;過程中的思考衝突,邏輯驗證,無一不是跨越困境成就今日必需的橋梁。動手吧,現代人,不要在滿嘴掛著豐富知識,而身無經驗了。
我覺得很難,補了到時模型應會有很明顯的痕跡。
不然就是不要理會矽膠部份的氣泡,等模形出來再用磨的加拋光,也許會比去補矽膠母模來的好。
做矽膠母模時要考慮矽膠流動方向是不是會有死角,或是弄個真空機抽真空是最理想的。
您好 我是灌一體成型的 請問矽膠膜乾掉切開 如果模型區有氣泡可以補救嗎
突然覺得模型的專業
好像可以應用在很多領域呢
領教了~~~謝謝分享
螺紋搭配車床補強…
應該可行。
不不不,對模型沒有那麼熱情的我,一定灌不出好模型。
你這麼厲害!!當個專業模型師一定很快上手!!!
其我覺得跟本不用重車什麼零件耶。
只要在原本要塞珠子進去的那塊塑膠塊外圈,鎈一園凹形溝,然後用一段膠管,以線固定這端,再外翻就成了。不過塞珠子的那個洞要封死,不然墨會滲到尾部去。這個想法其實和我之前修的梅比陶得無名氏的很像,只是膠管再外翻而已。
看到這篇,突然想起派克51真空上墨機制的按壓桿前端那個啣接橫隔膜(diaphragm,我不稱之為墨囊)的塑膠頭(就是包住珠珠的部位)很容易碎掉,以致於整組真空推桿要汰換掉,如果小佩能夠製作出該啣接部位的話(精度要求應該較握位少很多,只要能啣接住膠膜和推桿,卡住彈簧即可),應該可以讓很多真空上墨機制恢復效用,再度派上用場。
Sugru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玩意,查了一下果真蠻有趣的材料。
你太讚了!在當下的大陸則是難以找到如此敬業的手藝人的。關於翻模出來的螺紋不吻,可以試試用sugru哦。
版主,很利害吔~想到以前學生時間.工廠實習-鑄造實驗.
要用木箱填入砂子後,再放入要鑄造的工件,.
澆道口的設計.除了有填入金屬液.
同時也要預留金屬熱脹冷縮的空間.
您的實戰經驗,很棒哦~
一翻過去的照片,才知到以前幹蠻多蠢事的。拿出來給大家笑笑。
小佩總令人大大佩服…
小佩
你真的很讚啦